另外,在活动期间,市民和游客朋友可以到连南利通优嗨欢乐世界设置的瑶山非遗及美食街品尝各地有名小吃和连南非遗特色美食,购买当地农特产品、文创产品等。
其他说明 1.凡参与比赛的作品,即视为主办方拥有对投稿作品的编辑权和使用权,主办方有权将参赛作品及其相关的资料用于公益性的展览、出版、放映和媒体传播等宣传推广活动,不付稿费。附件 2023年国庆游英德短视频大赛拍摄元素参考(包括但不限于) 1. 英德市旅游景区景点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宝晶宫、洞天仙境、峰林晓镇、积庆里仙湖旅游度假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奥园英德巧克力王国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九州驿站·天门沟、茶叶世界、仙桥地下河、浈阳峡风景区、徐家庄 其他景区:宝墩湖湖山温泉度假村、中华英石园、亚婆田·白水寨景区、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老虎谷溶洞漂流、九重天、彭家祠、云水谣景区、大樟沙滩 茶园景点:积庆里红茶谷、茶科所、德高信T三有机茶园、三圣红茶园、上茗轩茶园、英九庄园、红旗茶厂、茶趣园、英红农夫茶园、东华红茶小镇等 2.英德市人文历史 文物保护单位:南山摩崖石刻、蓬莱寺塔、碧落洞摩崖石刻、观音岩摩崖石刻、文峰塔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石假山盆景技艺、英德红茶制作技艺、擂茶粥制作技艺、九龙豆腐技艺、英德艾糍技艺、英德黄糍技艺等 3.英德市特产和特色美食 英德红茶、英德绿茶、西牛麻竹笋、清远鸡、北江河鲜、豆腐、腐竹、擂茶粥、黄糍、艾糍、黄花绑扎等 4.英德市特色乡村 连江口镇连樟村、九龙镇河头村、九龙镇活石水村、九龙镇金造村、横石塘镇龙华村、浛洸镇鱼咀村、石牯塘镇联山村、黎溪镇铁溪村大围组,西牛镇小湾村新城组,大站镇樟滩村洞尾组等 5.特色住宿设施 包括星级酒店、精品度假酒店、特色民宿等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张妮静。
2.本次大赛严禁流量刷票行为,一旦发现取消评选资格。(3) 投票阶段 11月6日-11月20日,对作品进行投票评选,投票通道为南方+客户端,前20位票数高的作品进入最终评选环节。(4) 评选阶段 11月30日前,组织评委对入选作品进行集中评审。3. 参赛作品题材不限,可为剧情片、纪录片、形象片、创意短片等,严禁抄袭,一旦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本次大赛旨在全面展示英德特色旅游资源和优美风光,扩大英德文旅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了解英德、走进英德、乐游英德,推动英德旅游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一首《稔村濑粉香》与《稔村濑粉宣传片》拉开了大会的帷幕。大会还进行了濑粉产业发展联盟签约仪式、顺德区容桂餐饮行业协会食材供应基地授牌仪式、稔村镇杰出乡贤回乡强镇工程启动仪式、2023年新兴县十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和无人机飞防作业比赛颁奖仪式等议程。线上引领提升,三水区从南到北有序规划建设西江十里画廊云上东海·水韵荷香等乡村振兴示范带。
据悉,三水区在全市率先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实现三资管理多平台统一,优化完善平台功能超300项,已依托平台完成网上竞投超2700宗,溢价率明显提升。今年以来,三水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协同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改革、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三位一体的农业强区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以来,合洋水产、安井食品等预制菜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全省首家预制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运行,三水预制菜研发、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全面贯通,涵盖水产、肉品、速冻品、粮油米面等多个类别近200个产品,已初步形成产业聚集、龙头引领、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格局,预计到2025年,全区预制菜总产值超150亿元。接下来,三水将坚持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以推进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聚力民生福祉,聚焦产业发展,着力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实现村居蝶变、产业兴旺、群众受益。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都市农业硕果累累 三水区坚持以一核、五链、六园规划布局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成功创建3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授全省唯一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云上东海·水韵荷香示范带招商引资约10亿元并成功举办首届佛山和美乡村文化节,在线吸引超7000万人关注。
其中西江十里画廊获评全市首条省级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并成功举办第二届省级美丽乡村现场会,2023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以三资改革为抓手,三水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正在激活。三水区委常委孙延驰表示,三水将继续以农村基层治理综合改革、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等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全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面上综合整治,三水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立区领导督导和区有关单位挂钩联系行政村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集体收益提留30%主要用于乡村振兴运维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镇街互评三项机制,构建政府引导、村组主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三水区深入实施现代都市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引入何氏水产、诚一水产、上海太和水科技等一批全国性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投资的全产业链重点项目,培育三水鳜鱼、加州鲈、笋壳鱼、苏丹鱼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水产业实现种苗、养殖、饲料、加工、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省级或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或平台引领,以一二三产融合为特征的现代都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其中西江十里画廊获评全市首条省级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并成功举办第二届省级美丽乡村现场会,2023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全区所有自然村、85%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9月11日,三水区率先完成三资管理服务改革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彻底摸清集体资产家底,绘制资产云图,实现资产云上管理,核增农村集体资产超2900宗,其中资源性资产2200多宗、面积8.5万亩,全区集体资产总额增加2.16亿元。
七彩花田夜经济、河鲜美食成功出圈,白坭好声音、开渔节等文化活动成功举办。2023年以来,合洋水产、安井食品等预制菜重点项目陆续投产,全省首家预制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运行,三水预制菜研发、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全面贯通,涵盖水产、肉品、速冻品、粮油米面等多个类别近200个产品,已初步形成产业聚集、龙头引领、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格局,预计到2025年,全区预制菜总产值超150亿元。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都市农业硕果累累 三水区坚持以一核、五链、六园规划布局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成功创建3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授全省唯一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线上引领提升,三水区从南到北有序规划建设西江十里画廊云上东海·水韵荷香等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水区委常委孙延驰表示,三水将继续以农村基层治理综合改革、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乡村建设行动等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全区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率先推进三资改革 集体资产家底殷实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落脚点是富民兴村。点线面联动推进 和美乡村遍地开花 点上示范带动,三水区按照三个一思路分三批打造13个市级示范村,第一、二批示范村已全部通过市级验收。乡村振兴上硬菜,三水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预制菜产业万亿级风口,以3+N为布局,以行业龙头为引领,以本地优质食材为原料,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引进重点项目,培育示范龙头企业,打造三水预制菜特色品牌,全面推动预制菜产业扎实起步。接下来,三水将坚持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以推进全区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聚力民生福祉,聚焦产业发展,着力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实现村居蝶变、产业兴旺、群众受益。活动现场,三水区与省农科院、乐平镇与市农科所分别签订科技支撑协议,三水工行与各镇街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全面合作协议,进一步健全农村科技及金融服务体系。
云上东海·水韵荷香示范带招商引资约10亿元并成功举办首届佛山和美乡村文化节,在线吸引超7000万人关注。富景社区、江根村、独树岗等市级示范村成为全区网红打卡点。
今年以来,三水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协同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改革、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三位一体的农业强区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悉,三水区在全市率先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实现三资管理多平台统一,优化完善平台功能超300项,已依托平台完成网上竞投超2700宗,溢价率明显提升。
【撰文】洪记 【摄影】柯学潜 【来源】南方农村报 三水区农业农村局 编辑肖婉琦。三水区深入实施现代都市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引入何氏水产、诚一水产、上海太和水科技等一批全国性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投资的全产业链重点项目,培育三水鳜鱼、加州鲈、笋壳鱼、苏丹鱼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水产业实现种苗、养殖、饲料、加工、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省级或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或平台引领,以一二三产融合为特征的现代都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面上综合整治,三水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立区领导督导和区有关单位挂钩联系行政村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集体收益提留30%主要用于乡村振兴运维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镇街互评三项机制,构建政府引导、村组主战、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区税务部门聚焦农企农户涉税需求,开展支持乡村振兴税费优惠政策宣讲。以三资改革为抓手,三水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正在激活。三水对2022、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授匾,为全省粮食生产优秀个人、养殖池塘改造提升项目验收通过水产企业(农户)和2023年度农村土地集约流转先进工作村颁奖,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由于地理气候适宜,榄树生长茂盛,乌榄年年丰收,产品畅销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当地一直流传着前人种榄树,后人享富贵的民俗谚语。横桥乌榄享誉中外,村内保存古乌榄树甚多,百年以上古乌榄树有100多棵,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棵古榄王,树龄达500多年,是粤北地区连片面积最大、平均树龄最长、生态保护最完好的古树群。
期间,还举行了泷州古榄园揭幕仪式。活动以传承打榄文化 共话罗定丰收为主题,通过沉浸式打榄体验,展现横桥村深厚的打榄文化,让参与者感受收获的喜悦。
如今,时逢罗定市、罗镜镇大力发展橄榄核产业之际,横桥村抢抓机遇,以优育种植、文化赋能、综合营销为推手推动产业积极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以公司+合作社模式打造千亩橄榄育苗种植基地。广阔的平原地貌和独特的盆地气候,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湿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优质环境,种植的乌榄产量高、品质优。
【通讯员】张贤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张妮静。据了解,罗定市乌榄种植与加工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泷州古榄园位于罗定市罗镜镇横桥村,早在一千多年前,勤劳的横桥村民就已经在山坡上开垦土地,连片种植乌榄。依靠优质古树资源培育优质品种,推广种植的子弹头茶山王等优质良品,每年为横桥村带来600多万元的经济收益,成为落实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泷州古榄园内梯田层叠,山溪清冽,林木茂盛、枝叶青葱,仿若世外桃源,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如今,时逢罗定市、罗镜镇大力发展橄榄核产业之际,横桥村抢抓机遇,以优育种植、文化赋能、综合营销为推手推动产业积极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以公司+合作社模式打造千亩橄榄育苗种植基地。
横桥乌榄享誉中外,村内保存古乌榄树甚多,百年以上古乌榄树有100多棵,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棵古榄王,树龄达500多年,是粤北地区连片面积最大、平均树龄最长、生态保护最完好的古树群。据了解,罗定市乌榄种植与加工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通讯员】张贤 【来源】南方农村报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张妮静。依靠优质古树资源培育优质品种,推广种植的子弹头茶山王等优质良品,每年为横桥村带来600多万元的经济收益,成为落实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